这些年,随着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在云南及昆明等地区,建设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的朋友越来越多,有的选择使用钢架大棚、连栋大棚、单体插地大棚作为温室大棚的建设类型,但这都离不开我们在搭建不同种类温室大棚的一些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今天云南梦洋温室工程公司为大家分享下:
一、云南(昆明)搭建温室大棚注意事项
1、加大墙体和后坡厚度增强温室保温性能
温室大棚的蓄热面包括三面墙体、后坡和地面。当蔬菜植株遮严地面后,墙体、后坡就成为主要的受热面。要求增加墙体和后坡的厚度主要是为了增加其蓄热量,当然也不排除其防寒保温的作用。其中,能否蓄热保温就成为温室冬季生产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要想抵御冬季的灾害性天气,温室土墙体底宽应达2米,上宽应达1.5米,呈一梯形。若砌砖墙,厚度应不少于1.2米,即内50厘米为吸热层,中空80厘米,内填打成捆的麦秸,作为隔热层,外18厘米作为防寒层。冬季后墙外还应再靠30厘米厚的玉米秸。
2、建半地下式畦面以利于土温提高
若建土墙温室,可以把墙体南边的部分土推到墙体上,并用推土机压实墙体,然后把内墙壁削直铲平。因墙体用土较多,所以室内畦面比室外的地面要低30~40厘米。半地下式畦面虽然南边有少许遮光,但室内畦面低于室外,室内的土温不至于降低过快,能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这就是冬季温室低畦栽培能够增产、增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3、增加后坡厚度避免厚薄不均
温室大棚的后坡面朝北,同墙体一样也是主要的散热面,因此建造后坡时,其仰角要在45度左右。高仰角可使后坡成为一个理想的受光蓄热面。仰角小,不但本身难以受光蓄热,还会遮挡后墙体,影响墙体的受光蓄热。
后屋面的厚度应在50~60厘米,目前多数温室的后坡是北部厚、南部薄。有的屋顶南沿只有10~15厘米厚,这一问题要引起重视。
4、增加跨度和长度提高可利用面积
温室大棚是一种高投入设施,在原基础上再稍许增加一些投入就能扩大室内面积。根据计算表明:温室每向南延伸1米,可利用面积就会增加11%,而脊高只需增高20厘米即可达到比较理想的屋面角。增加温室的长度也是减少投入、扩大种植面积的一种办法。更主要的是室内空间增大后,温度变化平稳,尤其是夜间降温速度慢。因此,在地块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目前多数为50米长的温室加长到100米,甚至更长些。
5、保护好前屋面
温室大棚的前屋面(薄膜覆盖面)白天是受光面(要求每日清扫,保持良好的透光度),夜间是较大的散热面。因它的表面积等同于室内土地面积,这么大的散热面如若保护不好,墙体、后坡的蓄热性再好,也会功亏一篑。目前,人们多采用草苫覆盖的方法来保护前屋面,草苫的厚度要求在5厘米以上。盖时要前苫压后苫,在连接处相压的部分不少于20厘米,而且苫外要覆一层防雨保温膜,以免雪水、露水打湿草苫,降低其保温性。据测定,草苫外盖防雨膜的温室比不盖防雨膜的温室室温可提高1.5℃左右。
二、云南(昆明)温室大棚常见问题
1、温室大棚内立柱过少
很多农户单纯为了追求温室大棚内的使用面积,人为地刻意减少了立柱的数量,这样做万一发生遭遇大雪、大风等极端天气,温室大棚很容易因牢固性不好而发生坍塌,所以温室大棚内立柱还是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的距离施工。
2、温室大棚缺失排水系统
很多温室大棚种植户觉得温室大棚不需要建造排水系统,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想法。事实证明08年和10年两年夏季的雨水都很大,没有排水系统的温室大棚都遭受了雨水倒灌,温室内作物全部烂掉,损失惨重,而备有排水系统的温室大棚可以安全度过雨水期。所以说排水系统还是相当重要的。
3、两温室大棚之间的间距太近
很多种植户为了节约土地,为了多建棚,甚至把一些温室大棚之间的距离缩短到3米左右,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温室大棚只有接受良好的阳光才能产生很大的效益,没有光照或者是光照时间不充分,温室大棚里生长的作物就不会旺盛,自然经济效益也会下滑。科学实验证明,两温室大棚之间的距离以不低于5米为宜,有条件的考验适当增加两温室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温室内作物的光照时间。
四、温室大棚后坡土墙裸-露在外,没有保护措施
大家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一个温室大棚或者是蔬菜大棚从前面看还好好的,可是转到后面一看就破旧不堪,甚至有些已经坍塌,使用寿命大大减少。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保护措施,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导致了使用寿命的大大缩减,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很简单,只需要在后墙面上罩一块完整的塑料薄膜,然后在薄膜的上面罩一层无纺布,最后用水泥浆把无纺布浇筑,这样可以保证大棚的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云南梦洋温室工程公司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温室大棚搭建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希望能帮助到你。